「May,我是一個內向的人,這樣我未來有機會成為一個老師嗎?」
好問題,大學的時候我們很流行「16 型人格的測試」,當時我測驗的結果總是 INFJ 調停者,是一個70% 內向的人。
我發現我很難打斷別人說話,當別人跟我聊天的時候,我習慣沈思很久,等到想好了再開口發言;也因為這樣,面試的時候常常搶不到第一個說話,往往都是最後總結大家的那一個。跟朋友出去玩的時候,我很難在人多的時候我們待太久,在外面超過 3 個小時就會很累,會想要回家睡覺。
但是這樣的我,與此同時卻非常熱愛教學。
我一直很介意自己內向的個性,很怕被發現、被拆穿我「其實不是一個那麼好的老師」,但第一次上課的班級,學生們瘋狂纏著我下課問問題、左一句老師右一句老師跟我聊天、跟我說自己同學的八卦、或者暗戀那個同學的心裡話;寫小卡片給我,寫「希望有更多像你這樣的老師」。
我發現,過去我以為的缺陷,成為了我的獨特優點。
內向者優點一:更完整的準備
因為我很內向,喜歡一個人靜靜想事情,我花了比外向人更多的時間,去演練我可能出錯的地方在哪裡:自我介紹合會不會忘詞、有沒有可能學生沒反應或者有孩子調皮搗蛋的話該怎麼辦。
後來實際上課的時候才發現,原來我所擔心的事情,90% 以上根本不會發生;但當類似的情況出現,我往往可以很快地處理掉,因為這些情況我早就想過了。
內向者優點二:絕佳的傾聽能力
身為內向者,我發現我很難打斷別人,而是比較喜歡聽學生講話。也因此,對很多害羞、怕生的學生,我會對他們保持加倍耐心跟照顧,問他們「那你現在想要什麼呢?」、「有跟上進度嗎?」、「有碰到什麼問題嗎?」
一次兩次以後,這些長期在課堂上面總是像一朵壁花、得不到關注的學生,就會慢慢建立起信任:原來老師是會看見我的好、知道我有在進步的,我不是比不上課堂上其他比較愛出風頭的同學,我也可以被看見。於是他們就會像是探出頭的小草一樣,願意跟你說越來越多的心裡話,打開他們纖細的內心世界。
內向者優點三:敏銳的觀察力
小迪(化名)是一個「孔雀型」的學生,每次上課都要擠到第一排,仰著小臉看著我。我問問題的時候,他總是搶著舉手,也會試著在教學時候找各種空隙跟我搭話。
有一天,他雖然還在回答我的問題,但頻率明顯不如以往,甚至嘴唇跟臉頰很蒼白。我悄悄問他「你還好嗎?」他只是搖搖頭,閉口不說話,我請他在旁邊休息一下;五分鐘以後,情況還是沒有改善,我再關心了他一次,他終於擠出一句「我沒有吃早餐」。
我當下判斷,趁著課堂練習的空檔,請班主任多多照顧小迪,給他巧克力牛奶跟簡單的餅乾吃。小迪吃了以後,休息了半小時,終於恢復了元氣,還有蹦蹦跳跳的樣子。
我後來悄悄問他,為什麼不吃早餐?原來是因為當天媽媽來不及,去另一間補習班附近的早餐買給他,剛好不是他愛吃的。或許是因為他是一個很好強的孩子,並沒有把來龍去脈跟老師解釋,怕被大人罵。他的媽媽來接他的時候,聽到這段小插曲,也連忙跟我們說謝謝。
還好我有觀察到這個孩子有異狀,第一時間處理他的問題,才沒有讓情況更嚴重。經過這次事件,我也意識到,良好的觀察力是很重要的。
換句話說,從我自身的經驗,我會說一個內向的人,還是有機會成為好老師。可能會比較容易累啦,但是更重要的還是控場跟教學的能力。
我身邊也有很多魔術、科學的老師,他們在台上看起來很有自信,掌控場面,但私底下他們都是內向者。一個人是不是能量很高、在學生面前有表現欲跟舞台魅力,這些其實都是可以被準備的。
因為「教學」畢竟就是一場「表演」,考驗你的臨場能力、準備的程度,也考驗老師對台下幾十個學生,到底有多好的掌握程度,能不能照顧到每個學生。
那到底什麼樣的特質,對於成為好的才藝老師來說才是重要的呢?
我們賣個關子,下篇文章揭曉!
Hi, this is a comment.
To get started with moderating, editing, and deleting comments, please visit the Comments screen in the dashboard.
Commenter avatars come from Gravata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