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1 月

【新手老師養成班 04 】受到孩子喜愛的 3 個必備心態?

0  則留言

很多人認為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「傳授知識」,老師在台上教書,學生在台下被動學習,「師生關係」就是這麼簡單而已嗎?

但教育家 Rita Pierson 在他的 TED 演講提到了一點:

「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」

試想看看,若是學生不喜歡你,不願意跟你學習,那麼你是否連「傳授知識」這個首要任務都無法達成了呢?

那到底要怎麼讓學生喜歡你呢?

心態就很像是我們修練一門武功的內功心法,要先講求心法我們再來談技法,什麼心法是我們一定要謹記的呢?

心態一:不給孩子貼負面標籤

試想看看,我們的生活當中,加了多少「極度主觀」的想法,投射在自己的孩子跟他人身上。把這些「自我早已認定,但其實尚未發生的事情」,包裝成「關心及建議」。

硬給每一個人貼上標籤,特別是「負面標籤」。像是「壞學生」、「喜歡生氣」、「愛說謊」、「愛打架」、「放牛班」等..。

我們應該要做的,是要在話語跟行為當中,幫孩子貼上「正面標籤」。因為很多的行為,都是一體兩面的,我們可以選擇正向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,進而去引導孩子。

而且最重要的就是「不要批評孩子的行為,要講自己跟他人的感受」。

心態二:不討厭你所教的學生

老師也是人,會受傷、受挫,因工作感到失望。雖然師生衝突難免,但在這條成為教職的路上,別先入為主討厭學生,卻是最重要的開始。

我認識不少才藝老師或是在學校上課的老師,他們常傾訴職場壓力,苦於升等、招生、各種考核,還有令人沮喪的師生關係。

印象中最深的幾位老師,形容自己的學生,用的全是負面和對立的形容詞。如果不是深入的瞭解可能會誤以為他們的形容的是結怨甚深的仇敵。

但我們真正該做的事情是去換位思考,我們吃過的鹽比孩子們走過的路還要多,我們小時候也許也是跟他們現在一樣。我們應該給予多點包容與瞭解。

心態三: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

雖然有些孩子上課比較調皮、不聽話,但身為老師的我們,無論孩子做了多少錯事,我們都不該輕易就放棄對孩子的希望。如果我們都放棄孩子了,那孩子豈不是會自己放棄自己呢?

當然今天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,我們都應該去了解今天孩子做錯事、犯錯的根本原因是什麼,去治本而非只有看表面去治標,罵一罵就沒事了!

而是我們能瞭解孩子今天為什麼會這樣做?以及我們要跟孩子詳細說明這樣做哪裡不好,哪裡可以再修正,這樣的想法可能哪邊是不好的,未來我們能怎麼樣的去看待這些事情。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思考,用鼓勵與聊天去取代謾罵與責備。

講完新泰,下篇文章,我們終於要進入到「技巧」的部分,談到怎麼掌控班級的技巧。


Tags

新手老師養成班


你可能也喜歡 
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
留言給我們

Name*
Email*
Message
0 of 350
>